53岁在宁波鼎植口腔种植牙全记录:从“不敢笑”到“自信绽放”的重生之旅
发布时间:2025-11-14 16:54:02
发布时间:2025-11-14 16:54:02
53岁的我,因长期牙周炎导致全口牙齿脱落,戴了三年活动假牙后,牙龈反复发炎、咀嚼无力,连较爱的红烧肉都成了“奢望品”。直到在宁波老外滩散步时,看到鼎植口腔的广告牌上那句“4颗植体撑全口,当天种牙当天吃肉”,我才重新燃起希望。
1. 技术硬核:专有技术攻克“骨头难题”
我的牙槽骨萎缩重的,传统种植需大量植骨,不仅痛苦且风险高。而鼎植口腔的VIIV穿颧穿翼技术(专有号:2021227772434)让我眼前一亮——这项从以色列引进的“无土栽培”技术,通过颧骨和翼板固定植体,无需植骨就能完成全口种植。
更让我安心的是,鼎植的高振华院长是“国内穿翼头一人”,曾为上万例疑难病例成功种牙,其中不乏像我这样的高龄患者。
2. 性价比**:4颗植体省下“一辆代步车”
对比宁波多家口腔机构后,鼎植的方案深入打动了我:传统种植需8-12颗植体,费用约15-20万元;而鼎植的“All-on-4”技术需要4颗植体,总费用直降40%。更贴心的是,他们提供“多期付款+免费长期维护”,算下来每月还款压力比请保姆还小。
3. 服务暖心:从“患者”到“家人”的体验
头一次到店时,前台小姑娘见我拄着拐杖,立刻推来轮椅并递上温水;问询师用3D口腔扫描仪让我“预见”种牙后的结果;手术当天,护士长全程握着我的手说:“阿姨别怕,我们院长做过上千例,您就当睡了一觉。”这种“把患者当亲人”的服务,让我这个独居老人瞬间破防。

术前:3D定制方案,连“笑线”都设计好了
2025年3月15日,我躺在了鼎植的智能化种植手术室。高院长先是用CBCT机扫描我的口腔,屏幕上立刻呈现出三维骨结构模型。
“您的上颌骨右侧有点薄,我们会用加长型植体,确保稳定性。”他边说边在模型上标注植体位置,连未来牙齿的弧度(医学上叫“笑线”)都提前设计好了。

术中:40分钟完成“无刀种植”,全程不痛感
消毒、铺巾、局部麻醉后,高院长启动了种植导航仪。“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动态导航系统,误差不超过0.1毫米。”他轻声说。我盯着头牌上的显示屏,只见机械臂精密地在牙槽骨上钻孔、植入植体,整个过程像在看科幻电影。
较神奇的是,原本需要切开牙龈的传统手术,被“水激光”替代,连血都没见几滴。40分钟后,4颗植体稳稳“扎根”,护士立刻为我戴上临时牙冠。
术后:当天啃苹果,3个月“长”出长久牙
“阿姨,张嘴——”中午12点,护士递来一块苹果。我小心翼翼咬下去,清脆的声响让在场的人都笑了。“成功了!”高院长拍拍我肩膀,“植体初稳度达标,可以正常咀嚼了。”
接下来的3个月,我每周来一次做骨整合检查,看着临时牙冠逐渐被定制的氧化锆牙冠替换。如今,这口“新牙”不仅咬合力堪比真牙,连牙龈颜色都和自然牙一致,朋友都说“像换了个人”。

1. 种植牙不是“一劳永逸”,但比假牙省心10倍
刚戴临时牙冠时,我因贪嘴吃了块排骨,结果牙冠松动差点脱落。高院长严肃提醒:“种植牙虽坚固,但前3个月是骨整合关键期,需避免硬物撞击。”
现在的我严格遵循“三不原则”:不用牙开瓶盖、不啃甘蔗、不咬核桃,定期用冲牙器清洁植体周围。对比之前戴活动假牙时每天泡药水、粘胶水的麻烦,这口“长”在嘴里的牙简直太省心了!
2. 选对医生比选贵材料更重要
我的邻居老张花了8万元在某连锁机构种了6颗植体,结果不到两年就松动脱落。后来才知道,那位医生竟把植体种歪了!
而鼎植的高院长不仅临床经验充足,还定期去上海有名的口腔医院进行进修,他的团队每年要完成2000多例种植手术。事实证明,正规医生的精密操作,比植体品牌(我用的是瑞士ITI)更能决定种植牙的寿命。
3. 种植牙是“投资健康”,越早做越划算
现在的我,终于能像年轻人一样啃排骨、吃螃蟹,体重从88斤涨到了102斤。更让我惊喜的是,因为咀嚼充分,肠胃功能改善了,连多年的便秘都好了。回想起来,当初那笔“种植牙基金”真是花得值——它不仅买回了我的笑容,更买回了晚年的生活质量。

从“不敢笑”到“自信绽放”,从“吃软饭”到“啃硬菜”,宁波鼎植口腔用一台40分钟的手术,深入改写了我的人生剧本。如今,我成了鼎植的“活广告”,逢人就夸:“种牙一定要选有专有技术、医生靠谱的机构,别像我当初那样走弯路!”
如果你也正被缺牙困扰,不妨去鼎植口腔做个免费3D口扫——毕竟,能笑着吃肉的人生,才不算白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