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齿到底能不能拔?10种不能拔智齿的情况图解,千万别乱拔!一定要听牙医的!
发布时间:2025-07-03 14:54:14
发布时间:2025-07-03 14:54:14
智齿是口腔里的“第三磨牙”,18-25岁萌出时,常因空间不足引发疼痛、发炎。但并非所有智齿都需要拔除,以下10种情况需谨慎,否则可能引发严峻后果!
若智齿周围牙龈红肿、疼痛,甚至引发面部肿胀,说明处于急性炎症期。此时拔牙可能导致炎症扩散,引发全身感染。正确做法:先用生理盐水冲洗盲袋,局部上药,待炎症消退后再拔牙。
不稳定心绞痛、6个月内发生过心梗、未控制的心律不齐、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拔牙可能诱发心脏事件。关键点:需心内科医生会诊,评估手术风险,必要时在监护下进行。
血压高于180/100mmHg时,拔牙可能引发脑出血。建议:通过药物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再考虑拔牙。
血糖高于8.88mmol/L时,拔牙后伤口愈合慢,易感染。操作规范:术前3天开始使用抗生素,术后继续用药3天,同时监测血糖。
白血病、血友病患者凝血功能异常,拔牙可能导致出血不止。应对措施:需血科医生会诊,补充凝血因子或血小板后再手术。
急性肝炎、肾病患者拔牙,药物代谢慢,易引发中毒。建议:待肝肾功能改善至稳定期再手术。
甲亢患者基础代谢率高,拔牙可能诱发甲状腺危象。关键指标:脉搏需低于100次/分,基础代谢率控制在+20以下方可手术。
怀孕前3个月和后3个月拔牙可能引发流产或早产。健康窗口:妊娠中期(4-6个月)相对健康,但仍需谨慎评估。
女性经期凝血功能下降,拔牙可能导致出血量增加。建议:月经结束后3天再手术。
阿司匹林、华法林等药物会抑制凝血,拔牙前需停药3-5天,并监测凝血功能。注意:停药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血栓风险。
咬棉球30分钟:止血关键,勿频繁吐口水。
24小时内不刷牙漱口:避免血凝块脱落。
冷敷消肿:术后48小时内冰敷,每次15分钟。
软食为主:避免热食、硬食刺激伤口。
按时服药: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和止痛药。
提醒:智齿是否拔除需通过X光片判断位置,若智齿位置正、无炎症、有对颌牙,可保留观察。拔牙前务必告知医生全身病史,切勿自行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