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惊悚养生谣言为什么会广为传播

发布时间:2021-04-11 00:10:06

非合作机构

微信朋友圈三大谣言:致癌养生丢小孩

很多微博微信用户都会遭遇“朋友圈刷屏”的苦恼,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这些刷屏信息又总被证实是危言耸听的谣言。近日,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微信、宏博知微合作推出了一份《“谣言”分析报告》,据了解,今后报告将以每月一期的频率向外界公布,以分析谣言特点、总结规律、介绍识别策略,并利用数据合作建立辟谣联盟。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微信等合作推出微信谣言分析**期,对今年11月3日至20日期间被微信用户举报为“诈骗和虚假信息”**多的255篇公众号文章进行文本分析。

结果显示,**常见的谣言话题涉及人身伤害、食品**、疾病养生领域,通过“死亡恐惧”情绪引爆亲友传播。

**期的报告主题为“你**想掐死的小道消息”,研究人员通过对2014年11月3日-20日期间被微信用户举报为“诈骗和虚假信息”**多的255篇公众号文章进行文本分析,发现了很强的规律性:即“焦虑主题”、“夸大渲染”以及“信源不明”。

吓唬受众是惯用伎俩

首先,这类消息中65%的主题都围绕着人身**、食品**和疾病养生这三大死亡焦虑主题;其中涉及人身**的高达50.98%,食品**37.65%,疾病相关占比为11.69%,这类文章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激起人们对身体伤害的恐惧和对死亡的焦虑。

其次,喜欢用“**”、“**”这样夸大性词语并配大量图片来唤起大家的死亡恐惧情绪;其说服公式大致为“数字化+多图+恐怖后果=恐惧情绪”。统计发现,有超过四分之一(27%)的谣言都有使用“**”、“**”等数字,这些数据看似客观,实则无**出处,只是为了用数据方式来突出自己的**性,以达到夸大和断言的**。

配图多是此类文章善用的另一个伎俩,据统计,这些谣言平均每篇文章附带3.56张图片,由于受众一般认为“眼见为实”,这些图片往往给人留下强烈的印象。

在数字和图片两轮“轰炸”之后,**为瘆人的“恐怖后果”就登场了,统计显示33%的谣言中都包含“死亡唤起”词汇如“毁容”、“致癌”、“有毒”、“身亡”等等。其中有48%会引起读者的恐慌情绪。例如:《太可怕了!未来80%的家庭面临洗牌,有图有真相》、《不要再买这个菜了!因为它**致癌!》

“不容否定的证据”加上“有毒”、“致癌”这样的**后果,留给读者的就只有“死亡恐惧”。报告提到,从进化的角度来说,我们必须谨慎对待这些信息,哪怕只有1%的可能性是真的。

微信惊悚养生谣言为什么会广为传播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