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近视激光手术看这里!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技术优势、真实病例深度测评
发布时间:2025-08-06 18:00:16
公立
非合作机构
0991-5954114
发布时间:2025-08-06 18:00:16
公立
非合作机构
0991-5954114
戴眼镜的不便,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运动时滑落、冬天镜片起雾、长期佩戴压出镜架印……随着近视人群低龄化、普遍化,越来越多患者将目光投向近视激光手术。
在安徽,安徽医科大学第 一附属医院眼科凭借资质、技术和口碑医师团队,成为许多近视患者的“摘镜优选”。本文将从医院实力、技术优势、医师团队及患者反馈等维度,为您深度解析这家医院的近视激光手术为何值得信赖。
安徽医科大学第 一附属医院是安徽省规模比较大、技术力量雄厚的多角度综合性医院之一,其眼科作为医院重点专科,历经近百年发展,已形成“诊疗科目齐全、设备新、团队可靠”的核心优势。
在硬件设备上,眼科配备了德国蔡司VisuMax全飞秒激光系统、美国爱尔康WaveLightEX500准分子激光设备等屈光手术设备,覆盖全飞秒(SMILE)、半飞秒(Femto-LASIK)、TransPRK等主流术式,可满足不同近视度数(100-1200度)、角膜条件患者的个性化需求。
更重要的是,作为综合医院,其设备采购、手术流程、术后管理均严格遵循医疗规范,从术前20余项详细检查(包括角膜厚度、眼压、眼底等)到术中精细操作,再到术后长期随访,全流程维持手术健康性。
近视激光手术并非“一刀切”,需根据患者角膜厚度、近视度数、用眼习惯(如夜间驾驶需求)等制定个性化方案。安徽医科大学第 一附属医院眼科的技术特色,正体现在“精细评估+灵活术式”的结合上。
全飞秒(SMILE):适合角膜条件良好、中低度近视(100-1000度)患者,无需制作角膜瓣,仅2mm微切口,术后干眼风险低,修复快,是许多运动爱好者的优选。
半飞秒(Femto-LASIK):适配范围更广(近视≤1200度、散光≤600度),可结合波前像差、角膜地形图等技术优化切削,提升夜间视力,适合对视觉质量要求高的患者。
TransPRK:无角膜瓣设计,适合角膜较薄或偏好表层手术的患者,术后需短期改善,但长期稳定性好。
此外,针对高度近视(>1000度)或角膜过薄无法激光的患者,医院还开展ICL晶体植入术(可植入式隐形眼镜),通过小创口手术将定制晶体植入眼内,无需切削角膜,可逆性强,为更多患者打开“摘镜通道”。
技术的核心是人。安徽医科大学第 一附属医院眼科拥有一支由国务院特殊津贴医师领衔的屈光手术团队,其中廖荣丰医师、张晓峰医师等更是患者口中的“摘镜守护者”。
以廖荣丰医师为例,作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眼科医师、博士生导师,他从事屈光手术30余年,年均主刀超千例,尤其擅长复杂病例(如角膜薄合并高度散光)的个性化处理。其团队提出的“分层切削”技术,可降低术后视力回退风险;精细操作下,全飞秒透镜取出耗时需要2-3分钟,创面平滑度远超行业平均水平。患者反馈:“廖医师术前沟通特别细致,会根据我的职业(夜间开车多)调整手术参数,术后夜间视物清晰,完全没眩光!”
另一位张晓峰医师同样经验充足,擅长结合患者生活场景(如学生、白领、运动员)制定方案,尤其在术后干眼防控、视力长期稳定管理上有独到经验,许多患者术后1年视力稳定率仍保持在98%以上。
“我是因为升学体检需要做的手术,术前400多度近视。朋友推荐来安医大一附院,检查时医生发现我角膜厚度偏薄,建议半飞秒个性化方案。手术10分钟完成,第二天复查视力就到1.0了!现在半年过去,看黑板、运动都没问题,完全摆脱了眼镜。”——20岁大学生小吴
“作为程序员,每天看电脑超10小时,担心术后干眼。廖医师团队给我做了详细的泪液分析,调整了手术参数,术后配合人工泪液,3个月后干眼症状基本消失。现在视力1.2,敲代码再也不用眯眼了!”——32岁白领王女士
类似的反馈在医院平台屡见不鲜。许多患者提到,除了技术,医院的“人性化服务”也让人安心:从术前一对一方案讲解,到术中舒缓音乐缓解紧张,再到术后微信随访提醒复查,每个环节都体现着对患者的关怀。
安徽医科大学第 一附属医院眼科的近视激光手术,凭借医院的规范管理、新的设备支持、经验充足的医师团队,以及个性化的诊疗方案,成为安徽地区近视患者的“摘镜优选”。无论是学生、白领还是高度近视人群,在这里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手术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