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王松灵医师牙髓细胞再生牙槽骨三期新进展,生物牙根技术取得突破!

发布时间:2025-10-24 00:00:00

牙齿脱落不再是终结,牙髓注射为牙槽骨再生开辟新途径

一口好牙不仅关乎美观,更关系到全身健康。

传统种植牙虽能解决缺牙问题,但牙槽骨萎缩种植体相容性等问题一直困扰着不少患者。

牙齿龋坏不同程度卡通示意图

突破性技术:从“种植”到“再生”的治疗理念转变

王松灵院士团队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期刊上发表了一项临床试验结果,证实同种异体牙髓注射可促进牙周组织再生。

这项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纳入了132名慢性牙周炎患者,涉及158颗患牙。

研究结果显示,牙髓注射对Ⅲ期牙周炎患者有积极结果,能改善临床结局。

与传统种植牙需要植入金属种植体不同,这项新技术通过注射牙髓悬液,激发人体自身再生能力,实现牙槽骨再生。

这标志着牙周治疗从“破坏-修复”向“再生-重建”的范式转变。

尤其对于牙周炎导致的牙齿松动问题,这种再生方法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牙周炎作为国内外第六大流行疾病,影响着国内外超过7亿人,这种新疗法有望惠及大量患者。

牙齿内息肉侧面图

操作流程:小创口治疗的具体过程

该疗法操作便捷,采用创新的“牙周膜内更准一些注射技术”

医生在CT引导下,使用定制针头将浓度为1×10⁷细胞/0.6mL的牙髓悬液直接注射至骨缺损区域的牙周膜间隙。

整个过程需要几分钟即可完成,与传统牙周手术相比,这种小创口方式的不良反应较小。

临床数据表明,注射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手术组,且所有接受治疗的病例中,未出现感染或组织坏死等状况。

治疗完成后,患者定期复查。

研究团队对患者治疗后6个月的检查结果显示,牙髓注射在骨缺损再生方面展现出积极结果。

正在治疗的牙齿

治疗结果:临床数据揭示再生潜力

根据已公布的临床试验数据,在患有Ⅲ期牙周炎(附着丧失≥5毫米)的患者中,牙髓注射使附着丧失改善了26.81%,而生理盐水对照组改善为17.43%,显示注射具有明显优势。

牙槽骨再生方面,牙髓注射组骨缺损深度改善为0.30±0.484毫米,生理盐水组为0.04±0.315毫米。

这表明注射能促进牙槽骨再生。

研究还发现,单次注射高剂量牙髓即可达到理想结果,间隔30天进行两次注射的患者,骨增量与单次组无显著差异。

这减少了患者治疗次数和负担。

此外,牙齿松动度在注射组改善也较为明显,牙周袋内主要牙周炎致病菌的丰度降低,而有益菌丰度增加,改善了口腔菌群平衡。

牙医介绍牙齿自锁

优势比较:治疗与传统种植牙的区别

与传统种植牙相比,再生治疗更大的优势在于生物相容性功能性

传统钛种植体的弹性模量(约110GPa)远高于人类牙本质(15-20GPa),这种力学性能差异会导致应力屏蔽效应,长期可能引发种植体周围骨吸收。

而再生技术利用自身**出真正的牙周组织,包括牙槽骨、牙周膜等,这些组织与原生组织具有相同的生物学特性,能更好地融入口腔环境。

在治疗过程上,传统种植牙需要手术将种植体植入牙槽骨,愈合期较长。

而注射创伤较小,治疗时间缩短,术后不适感也相对较轻。

对于牙槽骨条件不足的患者,传统种植牙常需要较高行骨移植手术,增加了治疗复杂性和时间。

注射则直接促进牙槽骨再生,简化了治疗流程。

金属牙齿矫正卡通展示图

适用人群:哪些人可能受益

这项技术主要适用于牙周炎导致牙齿松动的患者。

研究表明,对于Ⅲ期牙周炎(附着丧失≥5毫米)患者,牙髓注射的结果尤为显著。

因牙周病导致牙槽骨吸收的患者也是潜在受益者。

牙槽骨再生能力可能帮助修复部分骨量,为后续牙齿修复创造条件。

与日本团队研究的“让牙齿完全再生”技术相比,王松灵院士团队的方法目前主要聚焦于牙槽骨再生,这对于因牙周病导致牙齿松动的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项技术目前仍处于临床研究阶段,尚未正式上市推广。

对于希望体验这项技术的患者来说,可能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

牙齿美白前后对比展示图

未来展望:牙齿再生的研究进展

牙齿再生研究领域正在快速发展。

日本科学家在牙齿发育研究中取得了额外突破,他们识别出分别负责牙根和牙槽骨形成的谱系,并揭示了调控它们分化的分子机制。

与此同时,我国科学家也在探索其他创新方案。

例如,嘉兴市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在研发一种新型3D打印可粘接种植牙系统,该技术使用粘接剂固定人工牙根,未来还能与牙槽骨结合。

在材料学方面,日本学者通过光固化3D打印技术开发了具有双重网络结构的生物活性玻璃基聚合物渗透陶瓷,其力学性能与天然牙本质高度匹配,为个性化牙根修复提供了新选择。

医师预测,随着仿生支架材料、基因编辑技术和AI诊断系统的协同发展,人类有望在2030年前迎来牙齿再生技术的成熟应用,开启牙齿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新纪元。

牙齿矫正牙套对比实物展示图

牙齿再生技术尚未正式进入临床应用阶段。

但牙髓研究的进展,无疑为未来牙齿修复提供了新的可能方向。

对于面临牙齿缺失问题的人来说,这些研究带来了一缕曙光——未来或许不再需要依赖传统种植牙,而是通过激发人体自身再生能力,重新获得健康的牙齿和支持组织。

|

客服微信(点击添加)

重磅!王松灵医师牙髓细胞再生牙槽骨三期新进展,生物牙根技术取得突破!

大家正在看